“十一五”哈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翻一番,2010年增至180億元
發表于:2011-03-14 15:37 來源:哈爾濱日報
180億元!這是哈藥集團2010年創下的營業收入。比2006年整整翻了一番———5年時間,哈藥集團成功再造了一個新哈藥。
與之相呼應的是,“十一五”期間,哈藥集團利稅增長1.21倍,利潤增長2.35倍,連續5年蟬聯中國制藥工業企業百強第一名,其旗下四大品牌價值持續攀升,已超300億元。
5年70億元稅金背后
哈藥集團去年實現利稅33億元,創造歷年新高。據統計,整個“十一五”期間,哈藥集團累計上繳稅金70億元。
事實上,在過去5年中,除了面對金融危機,哈藥先后經歷了原材料漲價、藥品降價、基本藥物招標等劇烈的外部變動。
“雖然這些情況都不只針對哈藥一家,但能連續5年蟬聯中國制藥工業企業百強第一名,已經很不容易!”哈藥相關負責人的這段感慨,更主要的源于另一個背景,那就是過去幾年間哈藥所面臨的嚴酷的內部環境。
當年的股權困擾至今讓很多哈藥人記憶猶新。
2005年起,受原南方證券違規持股問題影響,哈藥股份出現融資困境,公司發展受困。直至2008年8月,在經歷一系列艱難博弈后,哈藥股份股改方案才獲通過,重新恢復上市公司功能。這期間,由于市場一路“看衰”哈藥,曾有“哈藥股份將退市”的傳聞沸揚開來。
這期間, 為推動經濟運行質量上新臺階,哈藥集團自我“手術”的動作也一直沒停歇:“砍掉”亞興公司、生物藥品公司等8個長期虧損企業,對哈藥五廠、中藥一廠實施政策性破產……“忍痛”退出非主營業務,哈藥得以甩掉3.5億元歷史包袱。
在加大精力獨善其身的同時,哈藥集團也投入更多的社會責任。
由于城區擴張,原本位于城郊的哈藥總廠躋身主城區,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幾年來,為清潔生產和治理環境污染而上馬的一批先進環保設施,哈藥總廠先后耗資4億多元。
也正是這率先進行的環保投入,為哈藥帶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2007年,國家對制藥業實施“環保新政”,一批長年在環保設施上不投入、排放不達標的抗生素企業被迫限產停產,這使環保達標的哈藥總廠產品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據悉,為徹底解決環保和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哈藥集團董事會去年底通過了投資20億元以上異地再造一個哈藥總廠的方案,力爭今年確定選址和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修筑品牌影響力“棧道”
據了解,“哈藥”品牌價值已由2006年的106.35億元提升至2010年的160.62億元,并連續5年摘得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價值品牌桂冠。
目前,“哈藥”、“三精”、“世一堂”及“蓋中蓋”4個著名商標的品牌總評估價值已超過300億元。
4個品牌,總計不過10個字,能擁有超300億元的價值,足見哈藥品牌非凡的市場影響力。
曾有評論認為“哈藥系品牌身價扶搖直上要歸功于大面積的廣告轟炸”。但事實上,近幾年,全國各地電視節目價格上漲,但收視率卻在走低,藥品靠廣告促銷的支撐作用已經日漸弱化。
哈藥集團最有效的營銷方式,是對市場的不斷持續深入和無限開拓。
“到今天,哈藥擁有上百個產品類別,每一種產品,我們都有詳盡的市場分析,并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重新制定產品策略。”營銷部副部長王浩淼告訴記者,即使像哈藥葡萄糖酸鈣這樣的名牌產品,哈藥也會通過市場下沉,不斷挖掘空白終端,最終實現市場空間的再次拓展。
雖然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哈藥已形成了品牌、銷售隊伍和營銷渠道的極大優勢,但對于持續拓展,哈藥的手段更是與眾不同。
2009年10月,哈藥集團收購醫藥商業企業河南的百川藥業。于是就有了這樣一組數據:2007年,百川藥業銷售山東某醫藥集團產品額比哈藥總廠高出742萬元,到了2010年,百川藥業銷售哈藥總廠的產品比這家企業高出1789萬元。
“這就是我們收購百川藥業的意義所在。”哈藥集團董事長郝偉哲指出,哈藥進行商業并購主要目的不在于賺多少利潤,而是拓寬銷售渠道,占領更大的市場。
這種占領,甚至還包括走出國門幫人建廠。
2006年3月,在俄方的要求下,哈藥總廠為俄羅斯的列特基諾實驗工廠建設了數條粉針生產線。而哈藥總廠開出的條件僅僅是:俄方的生產原料必須使用哈藥總廠的原粉。
事實上,醫藥業相對落后的俄羅斯有3億人口,頭孢類產品用量比中國還大。對哈藥總廠來說,為他人“做嫁衣”是拓展國外市場的大好途徑。如今,3年過去,俄方的生產線早已建成,哈藥的原料藥等已源源不斷地輸往俄羅斯。在俄羅斯醫藥行業,哈藥甚至代表了中國制藥企業。
國際化新哈藥的科研攻略
按既定目標,今后5年,哈藥集團還將通過兼并、資產重組、增資擴股等手段,推動旗下1—2家公司上市,實現集團資產的優化配置。同時,通過打造世界級大眾藥物生產流通基地,實現在中國醫藥行業持續領先的發展位置。
作為與國情緊密相符的醫藥企業,哈藥集團產品長期以來以大眾性、價格實惠等特點牢牢占據著國內的大片市場份額———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其在研發和高端產品市場等方面的薄弱性。
“哈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無疑面臨國內外醫藥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挑戰”,哈藥集團董事長郝偉哲認為,構建國際化新哈藥,重在轉型調結構,引進、研發具有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在品牌擴張、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對接國際市場。
2010年6月,哈藥集團宣布以5000萬美元成功競購美國輝瑞旗下在華豬流感疫苗業務,這是國內首個合作承轉國際生物制藥領域高科技動物疫苗項目。3年后,輝瑞旗下瑞倍適及瑞倍適—旺的豬支原體肺炎疫苗在華產品將全部由哈藥疫苗公司生產和經營,由此,國內不能生產豬支原體疫苗的空白將被填補。
“過去5年,是哈藥集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5年。”哈藥集團董事長郝偉哲介紹,為實施大項目建設、推動新興產業發展,5年來,哈藥累計投入13.49億元,共實施了31個技改項目。據悉,目前,哈藥集團共有129個品種通過國家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并先后承接實施了8項國家級科技項目。哈藥集團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的產品品種已達59個,其中22個品種銷售規模超億元。
為繼續領跑“中國制藥工業”,“十二五”期間,哈藥集團將通過重點實施哈藥總廠異地建設新廠區項目、三精制藥磷霉素鈉原料擴建項目、中藥公司中藥粉針劑技術創新及質量標準升級改造項目等22項重點項目,鞏固并提高其在抗生素、中藥、生物工程、保健品及醫藥商業等產業領域的優勢地位。記者(高也 徐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