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軍:孜孜以求厚道人
發表于:2009-09-28 11:31 來源:
60年醫藥風雨歷程,風流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但總有那么一些人,展示他們的舞臺以及他們展示給業界的舞臺永不落幕,他們是“大閱兵”中的大將。而在大將方隊中,就有他們的身影——
與哈藥集團在醫藥行業的強勢地位相比,副總兼總工程師的吳志軍卻一貫低調。
對于記者的采訪要求,吳志軍一再表示能否不采訪,因為不敢保證能給出滿意的答復。然而,出于體諒,吳志軍最終還是接受了采訪。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他總是干凈利索,從不拖泥帶水,就像領導科研工作時一樣嚴肅認真。他那醇厚溫和的嗓音、質樸誠懇的回答,給人的第一印象就與哈藥集團“做地道藥品、做厚道企業”的宗旨十分相符——是個厚道人。
“人的一生最大的價值與滿足,莫過于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從工藝員到車間主任,從工廠副總工程師到集團副總、總工程師,吳志軍是真正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領導崗位的。其職業經歷看似一帆風順,實則飽含著他對事業的不懈追求。
吳志軍認為,之所以能取得現在的成績,集團董事長郝偉哲對他的影響很大。當初他進入哈藥集團的時候,集團的技術人員紛紛離開,另謀前程,當時的波折令吳志軍感觸頗深。在那期間,正是郝偉哲對于企業發展方向的把握與團結大家不斷前進的領導力深深影響了他。正如經典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中的一句名言: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理人都要具備三點:判斷力、影響力和驅動力。這三大特點,也成為吳志軍職業生涯不斷發展的關鍵。
準確的判斷力
天生對藥學有特殊興趣的吳志軍,對事物有著準確的判斷能力。在他看來,“凡事只有適合的,才能做到最好,所以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趣的是,吳志軍在集團第一次展現獨到判斷力就是在1983年初到哈藥。據其介紹,當時制藥技術人才在全國都十分珍貴,優秀的技術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那時處于祖國邊陲的哈藥自然不夠吸引人,但是,佳木斯醫學院科班出身的他卻決心在這里開始職業生涯,因為他覺得這里是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這次決定對于他的職業生涯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次選擇,否則,他便不會是哈藥集團“佳木斯醫學院經理群”中的一員。
1998年,吳志軍開始到集團主持技術工作,展開了對集團技術創新的規劃。吳志軍告訴記者當初對于研發開始階段的判斷:對大多數醫藥企業來說,當時最適合走仿創結合的道路,完全自主創新還有待時日。國內大藥企都是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既沒有積累足夠的資金實力,也沒有一定的技術儲備。進入市場經濟后,科研主要力量依然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哈藥當時生產的主要是國外已公開上市或沒有產權保護的品種,亦或是利用國外前沿的研發成果開發新藥,由仿制向仿創過渡,最終實現完全創新。
上述戰略判斷符合集團當時的情況。因此,哈藥集團率先采取“仿制藥+廣告”的戰略,迅速取得成功,這與吳志軍對于當時國內研發方向的準確判斷是分不開的。
卓越的影響力
一位外企研發總監曾經對記者說:“中國并不缺乏優秀的研發人員,外企很多核心研發人員都是中國人,但中國企業缺乏能夠領導研發團隊的經理人,這個人必須既懂得技術還了解市場,這常常是一些知名專家做不到的。”對于哈藥來說,吳志軍就是這樣一個研發經理人,能夠團結研發團隊的力量,提升企業整體研發能力。
吳志軍對于團隊的影響力體現在研發隊伍建設上。他認為,引進一個項目,享受一陣子;引進一個人才,享受一輩子;人才是高地,人才是未來,人才是一種長期回報。因此,一定要把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使用好科技人才、充分發揮創新人才的作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除了團結好自己的隊伍,如何與銷售團隊打好交道,是研發部門發展的關鍵。如何促使銷售團隊更好地推廣新藥,是國內企業普遍面臨的一大難題,有些時候,業務員不愿意賣哪一種藥,吳志軍就會主動和業務員交流。對于研發和銷售如何互動的問題,吳志軍認為,研發人員不論研發什么產品,都要針對市場,不能是科研進一步,銷售退一步。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把研發推進到銷售一線,根據市場需求研發產品。近年來,哈藥集團推出的新藥大部分都被市場所接受。
永不止步的驅動力
“安于現狀的企業早晚會被時代淘汰!”吳志軍很早就開始為研發團隊實現向自主創新方向過渡做好了準備。對于哈藥集團來說,與繼續駕輕就熟地遵循仿制藥的路徑發展相比,先行一步向仿創結合過渡,繼而實現完全自主創新,無疑更加艱難,更需要勇氣。
吳志軍認為,如果不能下定決心走出“仿制藥時代”,藥企只能停留在產業鏈的低端。盡管近年來哈藥系一直以穩健的增長速度領跑國內藥業,但始終沒能跳出“仿制藥”的圈子。盡管以仿制為主的研發機制使包括哈藥集團在內的國內眾多藥企的新產品開發與國外的差距縮短,達到了投入少、周期短、見效快的效果,但一直游走在創新邊緣,也會使企業的成長潛力大打折扣。在整個市場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種現象必將導致集團整體競爭力下降的可怕后果。
為此,從1998年開始,哈藥集團逐年增加研發投入,從1998年只占銷售收入的0.55%提高到2008年的3%。吳志軍對研發的重視程度只增不減。目前,他帶領的研發隊伍已經把目標放在“爭創全國第一”上。據其介紹,公司將從戰略角度分析哪一類別的產品、哪一類別的關鍵技術有可能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第一,并將集中幾年、幾十年的時間,投入大部分資源進行研發。
就是這樣一個對事業孜孜以求的厚道人,正闊步走在對事業不懈追求的道路上。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爭第一。